社工这种创新的工作模式,将为生态城居民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,让居民享受到温暖、充实、高品质、精细化的社区生活。但社工与传统的居委会工作究竟有着怎样的相同和不同之处?带着这个问题,记者到生态城进行了走访,倾听了社工和居民对这个新角色的看法。
今年6月,赵文怡成为生态城首批15名社工中的一员,从传统居委会工作人员“变身”为一名社工,看上去工作内容相近,却有很多不同之处。赵文怡认为最大的变化是“居民自治”“转变角色”。而从居民那里,她也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心、感受到生态城大家庭的温馨。
相较于传统社区服务管理模式,生态城的管理模式不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,职能划分更加清晰,社区、社工、社会组织3个方面共同服务、管理。社工成为其中牵头的主导力量,串联整个社区工作。随着居民入住,首批社工走上工作岗位,服务于社区。
其实,生态城也将成立居委会,只是将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运行。据介绍,在每个生态小区(即生态细胞),生态城将按照自治原则选举成立居委会,吸收社会精英人士参加,以志愿服务为主,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。其间,不再负担政府下派的行政任务。这样,在生态城规划约3万人口的一个片区内,社区服务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延伸至居民身边,将大家庭的温暖送到每家每户。
社工赵文怡 从居委会管理 “变身”社工服务
谈起社工这项工作,此前有过居委会的工作经历的赵文怡说,“有别于传统居委会工作人员为街道办事处下派的方式,生态城居委会将广泛发动和组织居民开展社区自治。”
“生态城创新的社区工作管理体制、新理念对我们来说是最需要学习的,因此,整个社工工作与此前截然不同。”虽然有居委会的工作经验,生态城的社工工作对赵文怡来说依然有很多需要转变、学习的地方,“最简单的,此前的工作中我更多的是个执行者的角色,而在生态城作为一名社工,我需要站在居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、开展工作。在这次的走访工作中,我们就走进居民家中,与居民在欢笑中了解他们对生态城的满意度、需求和希望。除了对生态城整体环境满意,居民也提出了一些目前觉得不方便的地方,比如,没有菜市场、没有开放的文体活动中心等问题。这时,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最新的建设信息传递给他们,比如,在生态城起步区,三个社区中心明年就将陆续建成,社区中心内将配套居民生活必需的菜市场、早点铺、便利店等十几种必备商业业态以及公益性服务设施。另一方面,我们还能收集到他们的期许、问题,将目前不能解决的上报至相关部门,尽快协调解决。”
“每位居民都会很友好地接待我们,通过聊天也让我们更加熟悉。在街上遇到,居民都会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。”赵文怡介绍。确实,上门走访让社工工作真正延伸到每户居民家中。
完成国内3个月培训,即将起程赶赴新加坡,虽然培训还未结束,但这15名社工已经将自己置身于社工这一岗位。目前,赵文怡已经开始和同事一起策划项目,社团的、便民服务的、文化娱乐的,一旦具备条件、开始推行,这些项目将逐步启动,进一步提升社区生活、居住水平,方便居民。
在赵文怡的社工联系卡上,记者看到她写了一句 “创想致善生活”的服务理念。“社工强调的就是助人,我希望用最善良的心,帮助别人创造最美的生活。”赵文怡这样阐释她的服务理念。
居民孙淑梅 社工挺贴心 “感觉像家人”
今年已经62岁的孙淑梅阿姨和老伴两人在生态城养老,谈起走访至他们家的社工,孙阿姨称这是其此前没有经历过的,“还有专门为我们服务的!上门走访、坐在沙发上聊家常、询问有什么困难……这些更让我们感到温馨,不像是工作时的走访,倒像是家人来串门。”
“孩子不仅在走访的时候关心我们的生活,还专门留下一张联系卡,家里遇到问题,可以随时电话联系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经常主动和我们电话联系,聊聊天、问问是不是需要帮忙。”孙阿姨如此称赞生态城社工的服务。